作者: 刘卫国 来源: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: 2025-04-07 09:11
近年来,定陶区以牡丹为特色,协同发展芍药、玫瑰、非洲菊等多品类花卉,健全完善集种植、加工、文旅、科研、服务于一体的花卉产业链条,“中国牡丹之都”的定陶元素愈发彰显。
拉长产业链 牡丹香飘万里
4月2日,在山东稻香村集团的生产车间内,工人正在加紧生产牡丹鲜花饼的订单。这些鲜花饼不仅在造型上展现了牡丹花在不同开放时段的姿态,在口味上,牡丹花瓣还与陈皮结合,推出了多种口味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
“我们今年为‘牡丹节会’打造了9大色系与10大花型的牡丹鲜花饼,选用菏泽丹凤牡丹花瓣,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,通过技术革新降低了馅料的糖度和油度,既保留了传统风味,又契合了健康需求。预计今年将采收鲜花80吨,销量将突破500万元,产值将达到3000万元。”山东稻香村集团总裁周立源说。
据了解,山东稻香村集团针对菏泽牡丹产业特点,深度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,积极探索“小糕点”撬动“大产业”的“老字号+”模式,努力将牡丹鲜花饼打造成为菏泽特色“城市伴手礼”。
推进产业化 鲜切花销售火爆
定陶区积极探索花卉产业新的增长点,瞄准鲜切花市场,通过土地流转和集约经营,改变了传统花卉业生产零星分散、效益低的状况,走出了一条“美丽经济”助力乡村振兴的“新花路”。
4月3日,在杜堂镇的新奇牡丹芍药种植基地,工人正在采摘今年的第一批芍药鲜切花。该基地通过建设温室大棚和使用催花技术,使鲜切芍药花提前上市,抢占国内外市场。
“经大棚调节温度种植的芍药能比大田的提前20天上市,目前芍药每支售价20元左右,主要销往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等一线城市。现在切花初期每天切2000支,高峰期每天可切5万到6万支。”菏泽新奇牡丹芍药种植基地负责人许新奇说。
目前,许新奇的鲜切花种植基地拥有四个园区,种植面积已扩展到1300亩,其中可切花亩数300亩,预计年效益达5000余万元。
“牡丹芍药鲜切花比其他花卉都大,花色更艳,非常受欢迎。再加上菏泽不断加大牡丹芍药的宣传力度,知名度更高,借着这个机会我们进一步把牡丹芍药鲜切花做大做强。”许新奇说。
2024年,定陶区引进占地1500亩的芍药繁育推广示范项目,种植芍药种苗200万株,品种30余个,致力于打造集种植、加工、销售、旅游、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。
“芍药鲜切花项目效益持久,收益期可长达20年。同时,通过该项目的推广示范,能够带动周边更多花卉产业的发展,将传统农业向新型高效农业转变和提升,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,为农村收入提升开辟新途径。”菏泽市土地发展集团技术顾问李晓奇说。
打造“花样经济” 玫瑰“撬动”亿元产业
随着气温逐渐回暖,大田玫瑰管理迎来了关键时期。在黄店镇万亩玫瑰园里,花农们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,有条不紊地进行除草、松土、施肥、浇水等工作,为大田玫瑰的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。
据了解,黄店镇大力发展玫瑰鲜花种植,注册了“定陶玫瑰”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,放大地名品牌效应,形成了集培育种植、加工销售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链条。现有的1.26万亩玫瑰种植面积,提供了1.3万个就业岗位,惠及6000多户农户,花农亩均收入达到了6500元以上。
通过“龙头企业+基地+合作经济组织+农户”的生产模式,黄店镇将糖玫瑰、干花蕾、干花冠等玫瑰产品销往全国各地,年均销售收入达1.2亿元,一朵朵玫瑰花绽放出“花样经济”。
此外,黄店镇政府还积极对接老字号企业,研发玫瑰糕点等系列产品,不断提升黄店玫瑰的知名度和附加值。
“我们和山东稻香村集团合作,在每年玫瑰的盛花期,为他们提供200多吨的玫瑰鲜花制作玫瑰鲜花饼,带动全镇玫瑰产业发展的同时,也把这份浪漫和美味带向全国各地。”黄店镇党委副书记、镇长赵宇说。
通讯员 韩秀娟 记者 刘卫国